天上繁星点点,在古时,对于茫茫的宇宙苍穹没有任何参考坐标,太阳系多个天体的运动轨迹难以被展现。白天有太阳,却很难观察到其他的恒星,此时利用人的感官来识别其他天体的具体坐标是难上加难。到了夜晚,可以观察到满天繁星,太阳却在背面看不清。加上时常阴雨云雾天,所有天体都无法观测。更别说行星多则几年几十年的运行周期,人有多少年能完整地观测完几个来回呢?!居于这种背景之下。古人要想随时随地观星预测,唯有依赖于人为虚拟的时间进行大略的规律总结,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。但在几千年的使用惯性上,时间反客为主,“替代”了空间的职能。以至于后人只会按时间排盘占卜,即使面临着历法导致的岁差,导致的时间起盘不符合当代天文科学而出现的显而易见的错误时,视而不见。置于当今如此发达的科学成果(可以对任何天体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精准定位)不用。我们却对几千年前较当代为鸡肋的天文总结深信不疑。这不仅是迷信的表现,还是固步自封、不思进取、荒废古代圣贤成果的表现!